房天下

Fang.com

调控声渐起 青岛楼市"岿然不动"?

房天下2014/03/12 07:14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双向调控”遇官方解释 越调越涨?

3月4日,政协会议如期召开,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面对一系列有关房价的提问时不经意间透露出四个字:“双向调控”。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许多人都在热议到底“双向调控”是什么意思。是既控房价又抑地价,还是既控房源入市量也控楼市需求量呢?

图片来自网络

正当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有媒体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双向调控”其实就是“托底盖帽”。所谓“托底盖帽”,其实就是政府提供最基本住房保障为“托底”,抑制因过度投机导致的房价过快上涨为“盖帽”。简而言之,托底盖帽其实就是控制房价的一种手段,以此来使房价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而政协委员、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9号对楼市政策做出权威解读,并强调,房地产调控包含三个思路:分类调节、协同调节、双向调节。

对于此前被热炒的“双向调节”,仇保兴表示,意指在供需两端进行双向调节。对于供需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既要增加供应,也要控制需求,特别是投机需求。

由此可见,2014开年来又将有一场新的调控了,自“国五条”出台后,各类调控政策接踵而至,然而其最终达到的效果却是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无论是房地产大佬还是购房者都对调控必要与否产生了疑问。

岛城市民小王夸张表示:“调控政策这是唱哪出?越调越涨,越调越买不起房,我快患上‘调控恐惧症’了。”不免看出大家对调控政策未达预期的不满。


 

多城市有涨无跌 楼市是否有必要调控?

楼市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先是开年房贷普遍趋紧、接着爆出不少房企转型的消息,这几天杭州、常州楼盘降价的消息甚嚣尘上,一时间降价传言弄得人心惶惶,甚至有人称此次降价事件将导致房地产市场全线崩盘。在此情况下,购房者纷纷放缓购房的脚步,观望后市发展。然而很快市场给出了答案,主要城市房价有涨无跌。

图片来自网络

中指研究院3月1日发布《2014年2月中房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2014年2月,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960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上涨0.54%,是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21个月环比上涨,涨幅较上月缩小0.09个百分点。虽然房价一直在上涨,但上涨的速度还是趋缓的,这和国家的调控不无关系。

其实细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杭州与常州楼盘降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杭州的存量房已经突破10万套,依照其现有的去库存化速度,是远远不能消化得了的。在此情况下,调控出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众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了要依靠市场这样一只无形的手以外,还需要一只有形的手控制大局。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调控措施其实必不可少。


 

 

青岛对调控政策“不敏感”

相对而言,青岛楼市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房价稳中微涨:根据房天下数据监控中心统计,2月,岛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上月上涨了0.45%,均价锁定为9783元/平方米,虽说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新建住宅均价已超过3万元/平方米大关的一线城市,这个价格并不算高,不到0.5%的环比涨幅也不是特别明显。但在市民特别是市区购房者看来,虽然房价环比涨幅不算大,但也经不住连涨14个月。短短5年时间,我市楼市"万元线"就已从市南区迅速北移到了李沧区的东北部,自2013年10月起至今,岛城新建商品住宅均价同比涨幅基本都超过10%。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青岛楼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在于青岛刚需购房者在所有购房者中占主力,这一部分人群的需求量稳定且不容易受较大影响,从而导致青岛楼市的运行一直以来都比较稳健;其次,青岛房价虽有上升,但其涨幅不算大,基本上被控制在一个市民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对购房者造成太大刺激,反而带给购房者这样的暗示,在青岛买房不会贬值,这样一种心理反会促使购房者尽快出手购房。

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岛楼市对调控的敏感度有所下降。统计得知,在近几年的调控中,除了“国五条”政策的出台对青岛楼市带来了短暂的影响外,其它的调控措施都未对青岛楼市造成什么影响。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