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新时代已至,楼市风向转变,炒房客悬了!

成都买房那些事儿2018/03/24 09:24

3月20日,备受全球媒体高度关注的中国“两会”正式闭幕。 这次“两会”也是近年来会期最长的一次。

会期最长,议题极大丰富,盛况空前,但整个两会对房地产的关注热度却十分冷淡。尤其是闭幕后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总理总共回答了16个问题,没有一个问题涉及到房地产。

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房地产市场的热闹场景。也就是在“两会”结束之后,就直接爆出了“3.17”楼市严政。瞬间房地产市场被打入冷宫,拖入漫漫冰封雪夜。

时隔一年,房地产市场天壤之别,再次证明了它在中国经济面前的“尿壶地位”。

“房地产就是一个尿壶,或者说是吗啡,经济乏力了,就拿出来吸一口,精神了就马上藏在床底下”。

但两会给予我们的远不止这么多,这里先抛一个引子。

房价

两会与房地产

首先复盘整个两会。先是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了“房地产税”,随即迎来一波民众臆想高潮,这个我在《房地产税是一剂猛药》里具体讲过。

而后就是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部长通道”上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总共回应了五点,具体如下:

房价

1. 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2.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制度,包括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共有产权住房等;

3. 建立完善差异化的调控政策体系;

4. 建立完善房地产的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机制;

5. 大力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特别是严厉打击企业和中介违法违规行为。

当天晚上就有朋友问我:“从整个两会上看,定调都是房住不炒,继续严控房价,而且保持调控的持续性,但是从我们这个地方讲,房价在短期下跌后又峰回路转一路上扬,没停歇过,这是不是和两会指示不符呢?”

其实面对现在分化的中国楼市,这个回应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例如条的“坚持调控不动摇,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第二条的“多主体供给,建立长效机制”是主要针对一线城市讲的,意味着接下来会一直严压一线城市房价,让其符合贯穿上下的调控基调。所以这两年想在一线城市投资房产的人就别琢磨了,还不如寻寻其他赚钱机会。

第三条的“差异化调控”是主要讲给二线城市听的,一旦提到差异化,就说明市场可以在稍符合基调的情况下任意发挥,就是涨够了的要跟上一线城市队伍进入调控周期,没涨够的可以以明跌暗涨的形势做缓冲。经济面不好的,可以趁房地产税出来之前,多拍卖些土地聚拢资金大力搞基建。

例如南京就是涨够了的代表。两会上,南京市长蓝绍敏就主动表态,愿意牺牲200多亿土地来发展租赁房,稳房价。上下都盯着的事情是肯定要兑现的,但是这种割肉的事情放在谁身上都不愿意。但是为什么南京会首当其冲,以身示范呢?

答案只有一个,血厚。

数据显示,2017年南京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1.9亿元,增长11.3%,完成预算的106%。而土地收入竟达到了1547.98亿元,占政府性基金收入90.72%。单房地产交易契税就达到了91.82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156.3%。

房价

这些数据证明了,南京政府在上轮房价暴涨中是极大受益者,赚得金盆钵满。那么响应国家号召,率先跟入一线城市调控阵营自然也有底气,显得理所应当。

换句话讲,割肉200亿发展租赁房又是不是一道“赎了罪过,沾了欣喜”的良方呢?

最后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回应是没有的。应该再补上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去库存,加大棚改进度和城镇化进程,并将继续下沉到县城”。为什么没提?是因为去库存棚改会拉动内需,刺激房价上涨,一边调控降房价,一边又去库存涨房价,前后矛盾,索性不提也罢。

其实相对于两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指示,子木更关注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两位中国经济改革先锋的上台。因为前者的影响是短期的,而如果想了解更长期的市场走向,就必须了解执刀者的真实想法!

房价

两位执刀者

这两位执刀者,一位是中国经济顶层设计师刘鹤,任中财办主任,另一位是把握中国金融命脉的操盘手易纲,任中国央行行长。这两个人的上台将会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整个格局和发展。

房价

(左:刘鹤,右:易纲)

刘鹤负责设计中国整体经济的框架和走势,而易纲负责把握步调,配合实施,控制货币流动尺度和方向。研究他们的学术著论你也可以发现,两者的价值取向、主要目的以及改革路线是高度吻合的。

所以昨天子木特地精读了《刘鹤的30年经济思想脉络》和易纲的论文《他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惊奇的发现,中国这几年的经济走势已基本践行在内,而且也确定了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对于经济计划的配对方式。

首先,刘鹤经济思想主要的目的,也是中国未来的主要方向,可以归纳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但是这段路对于庞大的中国经济体来讲显得异常艰辛,中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的风险也在日益加深加剧,有些风险问题已经达到了爆发临界点。

所以刘鹤的经济思维就是在严防金融风险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其二是产业结构失衡的危机。

房价

基础:严防金融风险

中国在早期参与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浪潮。

全球化表面看是全球分工,共同协作创造财富,其实真正的意义是美国掠夺他国财富的一种手段工具。这种收割手段极其残忍,例如日本因此失去了20年,拉丁美洲失去20年,还有欧洲正在失去10年。

从2017年开始,美国再次启动加息计划,全球进入新一轮货币战争,形势严峻。

而此同时,中国因常年提速发展积累了大量泡沫问题,例如房地产市场提前透支了全民劳动力和加剧社会贫富差距,金融业高速发展脱离实际,与现有产业周期发展的错配。

例如刘鹤在金融方面的主要思维就讲到:“金融业的无序扩张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实体经济不断重复着发展、供求矛盾、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供求重新匹配的过程。而金融业在参与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尽量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而不是助推、加速周期的波动。”

所以,中国现在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整顿内部,强大根基抵御外来风险。这也是今年整个两会为什么要把“防范金融风险,降杠杆”定为主旋律的原因。

“防范金融风险,降杠杆”的手段就是加强监管和降低金融流动性,并让空转金融脱虚向实。所以你会看到银监会、保监会合并,银行贷款利率上调,房贷越来越紧的现象。而且这个现象会一直持续到美国加息潮结束,金融杠杆率下降到极低水平为止。

房价

问题:消灭贫富差距,

构建橄榄形社会

邓老当年提出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而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另一面,就是让大多数人先(相对地)贫穷下去,作为老一辈革命家,邓老是不能容忍太多的人永远贫穷下去。所以他一直反复强调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但是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一部分人富起来了,另一部分人还在穷困中煎熬。那么,中国贫富差距有多大呢?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5974元,中位数22408元。

按居民五等份年收入分组:

  • 低收入组: 5958元

  • 中等偏下收入组: 13843元

  • 中等收入组: 22495元

  • 中等偏上收入组: 34547元

  • 高收入组: 64934元

根据统算,2017年中国大陆有13.9亿人口——最top的2.78亿人的平均收入,是层2.78亿人的10.9倍。可能大家对这些数字没有具体概念,但大家平时也会被一些刺眼的新闻震撼到。

例如这边北京西城区的家长还在为自己的孩子抢10万每平米的发愁,那边贵州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却在找垃圾箱取暖,甚至还发生结伴喝农药自杀的悲剧。

房价

曾不知道在哪看见过这么一句话,说采访两个孩子,北京孩子的愿望是有一架波音客机,山里的孩子愿望是有一双白球鞋。这两个孩子的愿望看似没有共同点,其实共同点是这两个孩子的愿望都遥不可及。

那么中国这种大规模的社会贫富差距是如何造成的呢?下面子木用宏观视角来为大家做解释。

首先任何社会大规模的利益结构变迁(中国贫富差距),都不是偶然的成功或失误造成的,而是政策选择的结果。这里还要提到中国当年参与的全球化浪潮。

全球化就是一个政策性致贫的体制,它导致一国之内财富向精英流动,国家之间财富向发达国家流动,制度性制造着贫穷阶级和贫穷国家。

全球化运动开始后,中国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了国际分工,并以此制定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是落后是工资低。

而我们还要把落后当成优势固定下来,永远处于产业链低端才可以,因为一旦提高了工人工资就会失去比较优势,无法参与全球大协作,只能说这种低成本竞争战略是贫富差距的始作俑者。

而实施低成本竞争战略的关键就是能否成功打造低收入洼地。过去,推行私有化和破除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低收入洼地。私有化的推行导致几千万工人下岗,转制以后工人收入大幅度下降,许多中小私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在过去十多年中停滞不前,农民工长期低工资。

而在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的缺乏等,又大幅度降低了二次分配的作用。所有这些,为中国“成功”地打造出了低收入洼地。中国的出口繁荣就是建立在这个洼地之上。但是这种“成功和繁荣”却是中下层的“失败和贫穷”。

目前中国的形势就是处在低成本竞争战略下的严重分配不公。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贫富悬殊导致需求不足,内需不足导致出口依赖,特殊的出口导向导致财富流失。这就是我们一直反复强调的、困扰中国经济的“铁三角”。

破解贫富悬殊这个难题的关键就是中国内部,就是推动社会公正,调节收入分配,释放内需,降低对出口的依赖,解决生产过剩,并从利益结构上降低潜在的社会不均衡因素。

简而言之,就是要构建橄榄型社会。在橄榄形社会中极端贫困和极端富有都是少数,可以有力得推动财富和收入向广大的中下层流动,推动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强大。

所以按照这个想法来看,就不难理解刘鹤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城镇化建设和大力扶贫了。

镇化及乡村振兴就是释放内需潜能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建城市,关键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的人口进入城市后,需要进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进入城市后需要就业,需要寻找、搜索就业的市场,所以城市化实质也是市场化的过程。市场化的实施会推动低收入群体进入收入分配体制,参与与其他群体的城市化红利分成,从而拉动人均收入,拉近贫富差距。

所以,今年基建的重点预期将集中向城市网连接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投入。城市网就是城市群,即通过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体系,把一个区域内特大城市和中小城镇整合起来,形成城市网络,通过城市间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同城化’。

这样既能够实现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又可以避免单个城市盲目扩张带来的大城市病,既可以降低大城市生活成本,又可以避免小城镇缺乏就业机会的现象。

而即将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权分置”也将带给农民即时及持续性收入。这也是未来内需持续扩大的基础,值得期待。

但是一个比较诟病的政策就是棚改货币化安置。棚改货币化安置给的补贴远不够农民在城市里买一套合适的住房,况且还会拉动内需,让房价上涨,加重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成本。而城市化的结果会促使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农村成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集中营,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

房地产市场趋势。

贫富悬殊来自于城市化不足,那么未来城市化建设必将是政府的长期首要任务。城市化不止,房价还会处于周期性质的不断上涨中,这个周期就是大涨小回。房地产市场红利和城市化进程相关。

拉低贫富差距,农民向城市移动,那么“三权分置”会将集体建设用地解放,加入到资本流动中,这给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长期租赁市场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租赁市场的崛起会拉低供需平衡,房价暴涨现象很难存在,但是买房依然是。

房价

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前面讲过,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被定义为“全球加工厂”。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都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密集型劳动产出换来的是国外“高科技产品”。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消费升级,我国居民消费重心正由食品、服装和一般家用电器转向高档、大宗耐用消费品。

国内的产业制造品已经完全满足不了中产阶级以上的消费需求。无论是汽车,手机,还是化妆品甚至是马桶盖大家都会选择消费国外的品牌,当然手机目前中国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那么这么一来一去,造成的大量财富流失将会是中国经济新增长的限制。

所以刘鹤的经济思维里也阐述了“以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以及新兴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中国的未来,这类新经济是轻资产高产出产业,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宏观杠杆率。

因此,我们看到了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也看到了“三去一降一补”的逐步推进。削减过剩供给正在顺利推进,未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及合理的通胀关键要进行的是“一补”,以及需求侧的改革。

房地产市场趋势。

产业带动人口,人口带动区域房价上涨。未来以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新型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将会受到政府大力支持,其中很容易诞生高净值人群。所以无论是就业或者买房都要向新经济靠拢。

例如关注新经济下的高薪企业的落址方向。周边肯定是拥有增值潜力的购房地段,例如产业新区,大型商圈周边等。

(地产情报站)

欢迎各位朋友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成都朋友请搜“特价房成都”,其他城市朋友请搜“城市名+特价房”,如“乐山特价房”,关注之后有惊喜哟!想加微信群一起嗨聊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房价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房天下资讯>成都买房那些事儿>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