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平谷线开工 北京将首次跨河北运行

新京报2017/02/21 06:5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交通一体化

2020年,以北京为,50公里到70公里半径范围内,京津冀将形成“1轨道交通圈”,其中将建成约1000公里区域快线连通京津冀三地。

燕郊,距离北京近的河北小城,与通州潞城隔潮白河相望。由于距离北京城区近,房价相对,大量在京工作人员选择在燕郊安家。有统计称,每天往返于北京、燕郊间的上班通勤族约40万人。

从燕郊到北京的虽然不长,但由于跨越两个省份,修建一直面临协调、工程、资金等多重难题。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后,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交通一体化则被作为三地协同发展的“先行者”。

去年底,北京平谷线开工,将在河北设两站,其中一站是燕郊,成为首条京津冀轨道交通区域快线。平谷线的“破题”,意味着京冀轨道交通首次在真正意义上跨越区划“藩篱”。据北京市交通部门介绍,建成后的平谷线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快线的样板,有望方便百万人出行。

通勤之难

40万“上班族”往返北京燕郊

2016年12月23日,平谷线正式开工。位于平谷区马坊镇塔寺村的工地进驻了建设工人和挖掘机。这个寥寥数字的消息,沸腾了整个“燕郊圈”。

“燕郊圈”的成员们,是燕郊居住、北京上班的通勤族,如今这一群体已愈发庞大。有统计称,目前每天约有40万人往返于北京与燕郊。他们一天的真正开始,是从踩到国贸桥下的柏油路算起。小彭是其中一位。他自称这三年经历的“出燕郊记”可以写成一本攻略。

小彭每日的早高峰,自小区外的812车站始。手机上的连续剧一般看完一集,他刚好挤上车。从家到单位,小彭需要在国贸换乘一次,路上走1.5是常事,如果遇到大堵车,那可能就是半天都在路上。

统计称,在40万通勤族中,有30万人采用公共交通,而早高峰成功挤上一辆公交车的时间为40。

目前,连接北京城区和燕郊的主要公交线路共有10条,每个工作日早高峰,这些公交车要运送数以万计的上班族去北京城区上班。

从燕郊到北京,绝大部分车都会挤上通燕高速。这里是燕郊进京的堵点。小彭曾遇上过一次堵车,堵了40多后,公交车打开车门,乘客们下车找别的方式进北京。小彭在燕郊站坐上了去北京东站的火车。

作为“拯救”上班族们的福音,北京到燕郊开通的消息深受关注。有报道称,燕郊房价仅4000元时,开通便是房地产开盘的噱头。但多年过去,这条线依然是一只未落地的靴子。

交通之变

火车成为燕郊通勤族备选方式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交通一体化则被作为三地协同发展的“先行者”。

当年,平谷线“跨省”的方案即已在酝酿之中。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几乎每年的北京市人代会平谷代表团的讨论现场,重要的话题就是平谷线。

2014年人代会上,平谷代表团的小组审议现场,市发改委副主任带着10名工作人员列席会议,时任平谷区区长的姜帆打断了技术人员的介绍,直接问主题“技术方面代表们都多次了解了,你就直接说说,这个项目什么时候能上吧。”当时,规划委的工作人员答复,线路走向还待明确,有四套方案备选。当时,走燕郊再进北京的方案就已经在其中。

2015年底,平谷区相关负责人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称,平谷线初步规划以及线路定位的方案已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确认。该线路被纳入北京序列,成为跨越京冀两省份的一条线。从其走向上看,兼顾了河北三河、燕郊,与北京的平谷区、朝阳区、通州区连贯起来。

这条“跨省”,由北京和河北共同建设。在协调难度上、工程分工上、资金分配上,都堪称北京建设中的难度之“”。

相比平谷线的建设,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更容易的破题方式,火车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中先行一步。2015年初,北京利用既有铁路线开通运行了北京东站至燕郊站的市郊铁路列车,迈出了“轨道上的京津冀”步。

在当时,每天一班7时25分发车的K字头车,成了小彭等绝大多数燕郊上班族早上的。从小区出来,小彭先坐3站公交车到火车站,在车站外买个鸡蛋灌饼进站等车。7时52分到达北京东,8时20分坐上一班去东大桥的公交,上午9时前他就能坐在室里。

不过,这趟K字头的列车,在燕郊人的眼里一直还是“临客”。该线路以前出现过停运,去年春运,也停过一段时间。像小彭这样的上班族,默默将通勤“项”再度调回原来的公交出行。

之盼

北京将首次跨河北运行

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平谷线不断传来“破题”的消息。2015年8月18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领导小组组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的发言传递出信号,平谷线被确定为京津冀一体化重要项目,纳入市郊铁路建设规划,建设进度将加快。

此后,平谷线的工作进入“快进”阶段。北京市规划委加快了平谷线路研究规划,初步确定线路走向。

据平谷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2015年底,平谷线的建设协调会十分频繁,北京市有关部门以及三河市有关部门多次磋商,平谷区也就规划用地以及线路的安全围界给项目以大支持。“大的协调会基本是一个月一开,小的就随时开了。”这位负责人说。

2016年5月17日,市重大办回复平谷的市代表时透露,轨道交通平谷线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在燕郊设站,采用“大站快车”模式,建成后平谷新城居民仅用45就能到达。这条规划了近10年的轨道线得以终敲定。

就这条“北京难线”的建设,北京、河北两地政府部门反复协调,对于跨区域轨道做了大量工作。河北三河提前整备了土地,供线路设站。去年底,平谷线正式破土动工。

率先开始建设的线路东起平谷新城泃河湾站,经平谷城区、河北三河市,西至通州区徐辛庄地区。该段线路总长约54.3公里,设9座车站,全部为高架车站,其中换乘站1座,计划2020年建成通车。

平谷区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期工程建设将连接平谷和通州,其中会有燕郊站。“平谷线开了,肯定会分流一部分人,对燕郊整体的交通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小彭说。

“平谷线开通了对燕郊北边居住区是个好消息,去望京甚至是中关村的人,坐肯定方便了。”小彭也有一点隐忧,如果平谷线开通以后票价太高,可能分流的效果不会十分明显,他希望可以推月票制。

轨道上的京津冀

千公里区域快线将连通京津冀

交通段里仁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时提出,要‘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这个提法虽然是针对交通的,但是对北京整体的城市管理理念都会有一个深刻改变。和原来北京摊大饼式的建设相比,强调‘互联互通’,才是解决人口疏解,治疗城市病的药方。”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即是按照这个“药方”。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总体交通规划中,北京规划除1000公里轨道交通外,还有1000公里的市郊铁路,市郊铁路跟城市轨道将共同编织出行网。未来围绕北京将形成半服务圈、时服务圈、两服务圈三个圈。

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北京市交通委主任曾表示,干线铁路层面,将重点推进京张城际、京沈客专、京霸铁路等建设。城际铁路层面,加快推进京唐、京滨、京石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城际铁路联络线(S6线)建设,形成连接首都国际机场、新机场及沿线各新城的交通骨干走廊。未来,京津冀主要城市间,百姓出行将更加便捷,选择模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将大大促进京津冀城市间社会经济的联系。

2016年12月,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根据该规划,到2030年京津冀地区将基本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未来,往来京津冀将更便捷。

■ 看点

首都大外环何时全线通?

“轨道上的京津冀”,是京津冀区域交通提出的一个新理念。京津冀地区将建设高效密集、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按照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频率等不同交通需求,通过国家铁路干线、城际铁路网、市郊铁路、城市轨道等不同层次的轨道方式进行高效的衔接。

区域快线概念来源于市郊铁路。条区域快线敲定为平谷线,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北京市将着眼于三地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的目标,类似平谷线这样的区域快线规划将越来越多,它们突破了原有区划的限制。到2020年,以北京为的50公里到7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轨道交通圈”将初见端倪。周正宇直言,平谷线将成为京津冀轨道区域快线的条示范样板线,有望方便百余万人出行。

公路方面,京津冀地区率先考虑的是既有公路基础完善,去年京台高速北京段竣工,首都大外环河北段竣工,在国家确定的三条断头路中,还有两条已经开工,预计今年底前开通。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方平介绍,截至2015年底,高速公路里程为981公里,目前已建成了京哈、京沪、京港澳等6条放射状高速公路以及以北京为起点的11条国道,去年打通了京台这条“断头路”,未来将要建8条高速公路。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